我的威海客户端讯(记者|戚冬伟 鞠洪业)近日,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到2027年建成适配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推动贷款、债券、股权等工具联动发力。在这项国家政策出台前,威海就已经先行先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打通融资堵点等方式,让金融活水滋养新型工业化土壤,为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位于文登的迈世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电子元器件的省级绿色工厂。今年,企业订单激增,研发投入加大,但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却成了“成长的烦恼”。
迈世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李田进说,因为客户都是定制化的,所以说对存货的备货的资金压力是比较大的。同时固定资产产权担保比较薄弱,面临着融资比较困难。
聚焦迈世腾的融资需求,威海银行创新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解决方案和担保方案。
威海银行专业审批人高洁表示,比如“绿色工厂贷”,专门面向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企业,根据企业的评级和运营情况,给予不同信用额度和优惠利率,支持企业设备升级、清洁技术引入等。像迈世腾科技,作为省级绿色工厂,不仅解决了它的生产周转资金,还增信2000万元、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
李田进说,财务成本降低,再加上这部分资金及时有效地迁入到企业的运营,极大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客户订单交付能力。
不止“绿色工厂贷”,结合威海海洋经济与新材料优势,威海银行还开发了“转型金融、技改贷”,定制“碳足迹挂钩贷”等特色产品,让各类绿色企业都能得到适配支持。
高洁说,针对绿色项目投入大、时效强的特点,开设“绿色审批通道”,缩短办理时限;实施专项优惠政策,将利率与节能减排成效相挂钩,绿色贷款利率平均低于同类产品0.4个百分点;还配套激励机制引导分支机构下沉服务,让企业快速拿到资金又享受成本优惠。
除了拿出真金白银,在产品端持续发力,威海金融支持的服务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在乳山南部海域,半岛南U2场址近百台风机巍然矗立,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然而在项目启动初期,风电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让传统融资模式力不从心。
为破解难题,乳山税务部门结合“银税互动”合作,创新探索了“大数据测算+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双重维度的评估方法,将企业的“纳税信用”和“发展预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资信用”,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国家税务总局乳山市税务局乳山口税务分局局长宫明表示,深度整合企业的历史纳税和经营状况,联合专业机构,利用风能资源的评估数据、设备运行效率模型和区域的电价政策,精准预测了项目未来发电量和收益,为银行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数据信用报告,帮助企业顺利从银行贷款18.63亿元。
乳山某风电项目企业负责人谭佳奇说,有了资金的支持,既能稳定生产,又能推进技改,企业也有条件、有信心把“绿色”事业做大做强。目前,项目一期、二期均已完成并网。
据统计,该海上风电项目累计布置71台8.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54.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16万吨,有力助推了绿色低碳发展。
立足本地实际、勇于突破,威海金融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浇灌了当下蓬勃生长的“绿苗”,更为国家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战略在基层的广泛落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威海经验”。眼下,我市正持续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金融支持从单个企业或项目,向整个绿色产业链条拓展,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高效地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急需支持的中小微企业,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充沛的金融活水。
来源:威海新闻 审核:孟玥 签发:蒋程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