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威海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果”燃振兴 “e”路同行

我的威海

2025-08-15 16:16


2025年盛夏,山东科技大学阡陌拾光队的同学们,乘车数百公里汇聚而来,我们冒着酷暑炎热,带着专业行囊,揣着赤诚之心,踏上了这片乡村振兴的热土。

 

从赵庄村委的座谈会,到逍遥村的老党员家访;从海西头村的无花果田,到房车营地的实地调研。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倾听收集民声。在与种植户的促膝长谈中,触摸着乡村发展的脉搏。

 

这片被山海滋养的土地,蕴藏着令人惊喜的宝藏。11000多亩无花果林在风中摇曳,光海西头村就有3600亩种植区。青皮无花果的果实膨大饱满,甘润如蜜,那是大自然馈赠的甜美

 

可甜蜜背后,亦有隐患。无花果皮薄汁多,常温下48小时就会失去鲜度。崎岖山路让运输成本陡增,周边又缺深加工企业,鲜果只能低价售卖。更别说品牌影响力不足,让这颗“黄金果”始终藏在深闺人未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句承诺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网络工程专业的同学架起临时基站,手把手教农户调试直播设备,搭建农产品线上展销平台。

 

审计学专业的团队围坐在农家炕头,逐笔梳理成本收益台账,用图表标注最优定价策略。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团队带着检测仪器,仔细排查冷链仓储的安全隐患,推演极端天气下的物流保障方案。

 

知识的涓流,正悄悄汇入乡村发展的长河。

 

镜头转向海西头村的临时直播间:同学们举着手机穿梭在果林间。“家人们看过来!这颗刚摘的无花果甜度爆表,搭配本地海鲜套餐更划算!”

 

屏幕上,订单飞速滚动。身后,冷链车已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村口的工厂里飘出香。在食品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无花果啤酒正在发酵。果皮制成果脯,果渣提炼出膳食纤维粉。原本会被丢弃的“边角料”,变成了增收法宝。

 

夕阳为海岸线镀上金边,“无花果采摘+赶海拾贝”的游客们,举着刚摘的果实欢笑合影。海鲜大排档里,“无花果啤酒配生蚝”的创意套餐,成了必点爆款。

 

从田间到舌尖,从直播间到旅游线路。一颗小小的无花果,串联起“种植+加工+文旅”的黄金产业链。

 

一个暑期的时光,让青涩的学生蜕变成乡村的“新村民”。我们用新媒体让山海佳品走出闭塞,用专业知识激活沉睡的资源。我们更用青春力量证明: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青年学子从不是旁观者。

 

夏风吹过挂满果实的枝头,那些写满方案的笔记本、直播间里沙哑的嗓音、工厂里调试设备的身影,都已化作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成长注脚。

 

因为我们坚信,此刻播下的种子,终将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结出更甜更美的果实!



我的威海客户端讯


监制:庞志强


审核:周艳艳


记者:荆鹏


编辑:荆鹏

阅读量: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

254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