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威海客户端讯(记者|戚冬伟 张帅)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威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是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主题。近年来,威海通过构建产业生态、产业创新、产业服务“三大体系”,推动这一支柱产业能级持续跃升,正加速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
产业基础雄厚是威海的优势。目前,全市共有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16家,规上企业达75家。领军企业表现尤为亮眼,威高集团已成长为全球品种最齐全、中国最大的医疗系统供应商之一,稳居国内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行业头把交椅;迪沙药业主导产品坎地沙坦酯片打破进口垄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因制药专注量身定制儿童药物,伊可新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龙江说,2025年达因药业入围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高达231.26亿元,伊可新品牌价值高达49.82亿元。
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威海建成了国内首个医疗器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企业已参与、主导制定各类标准120余项,国际标准立项2项,实现我市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依托省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创业共同体,已汇聚创新主体99家,成功推动100多种产品实现国产替代。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本政表示,累计投入约2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陆续推出多款兼具独特性、有效性的创新产品面向市场,至今已新获批产品注册证12张。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春旭说,今年,他们又新增了3项国际标准。这标志着威高在更多核心赛道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实质性进步,也印证了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从“参与者”升级为“引领者”。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政策护航和高效的服务支撑。威海专门出台了支持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聚焦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辛运锋表示,全省率先建设两个省“重点园区联系点”和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探索搭建省、市、园区、企业“四级联动”平台,开展“审检联动进园区”活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上半年全市新增医疗器械产品数量10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全省第一。
来源:威海新闻 审核:孟玥 签发:鞠燕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