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威海客户端讯(记者|王涵 刘津彤 吴一旦)8月27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威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主题是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现场介绍了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情况,3家企业负责人围绕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创新发展和品牌打造等主题分享交流。
船舶与海工装备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十条优势产业链之一。经过多年培育,我市船舶与海工装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启玉表示,目前,产业链有规上企业60家,拥有招商工业威海船厂、黄海造船、威海芜船等龙头企业,以及天润工业、克莱特风机等配套企业,产品涵盖15大类40多个品种。
我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业达32家。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目前订单份额全球领先,并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锦川说,在焊接工艺优化上历经无数次试验,确定最佳焊接参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流程,将薄板变形量控制在3mm以内,达到业内领先水平,目前高端客滚船在手订单和交付量稳居全球第一。
山东未来机器人凭借核心技术突破,成为国内民企中唯一能够研发生产深海作业级机器人的企业,其研发的深海1500米铺缆作业机器人,获评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陶泽文表示,针对海上风电、深海油气、海洋资源等场景,公司为中海油、中船重工、中铁大桥局等龙头企业研制多款深海作业机器人,均属国内首台,国产率达100%,填补了多项国内深海智能机器人装备领域空白。
我市是北方最大的复合材料船艇生产基地之一,西港游艇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先进的核心技术赢得市场认可,走出了自己的品牌之路。
威海西港集团董事长、威海西港游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苗杰海说,刚刚下水的38米的休闲垂钓船,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耗时两年研发,工艺上融合抽真空技术,在船体纤维含量上提升了70%,船体的重量强度和寿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成为国内最大玻璃钢休闲船和市场上的标杆产品。
来源:威海新闻 审核:孟玥 签发:鞠燕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