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威海召开。总结交流2024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部署2025年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会上向国内外发布了《2024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从2023年全国水生动植物疾病发生概况、水生动物重要疫病风险评估、疫病预防与控制等六方面,全面介绍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

水生动物防疫工作是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疫病监测体系持续完善,防疫机制不断优化,疾病监测提质扩面。从总体看,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水生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 袁晓初在讲话中提到,近年来我们渔业系统各级各部门立足产业实际和部门职责,积极推进水生动物防疫工作,苗种产地检疫、无规定疫病苗种场等制度举措相继出台,防疫工作的制度框架初步搭建,疫病监测体系持续完善,水生动物发病风险评估有效开展,疫病研究不断深入,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得到有效更新。
在水生动物的养殖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山东是渔业大省,正在谋划分区域分品种建设水生动物无规定疫病区,不断提升水产养殖病害防控能力和水平,初步构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大监测、大联动、大融合”工作格局。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宋文华在致辞中说,山东立足水产养殖、生物安保,将疫病防控贯穿于水产养殖的全过程,重点突出“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下沉服务、能力提升”四项工作,建立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上下联动、高频监测、快速响应的工作模式,着力推动疫病防控工作由各环节“被动治病”向全过程“主动防病”转变,有效应对了南美白对虾传染性及坏死病等重大疫病的传播,有力保障了养殖业健康发展。

威海的海洋渔业资源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市之一,202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28万吨,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威海市海洋发展局以“深化五个创建 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姜进军在发言中说:近年来,威海市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深化“五个创建”,推进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科技创新,创建中国海洋种业之都。坚持绿色驱动、生态赋能,创建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坚持高点定位、全球布局,创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坚持高值高端、创新驱动,创建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坚持品牌赋能、市场引领,创建中国海鲜之都。

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邓勇在致辞中说,威海将海洋渔业病害防治纳入海洋强市建设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渔业病害法治化治理、渔业病害专业化监测、入境水生动物智慧化监管、水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制定20多个渔业发展和种业保护专项规划,建立起“于法有据、科学可行、全程可查、惩防并举”的防治体系,有力保障“海上粮仓”安全稳定。威海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做好融合转化文章,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颁发2024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优秀成绩单位证书

威海以“深化五个创建 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作了甲壳类疫病、淡水鱼疫病、海水鱼疫病形势分析。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渔业主管部门、水生动物疫情预防组织机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教授学者等170余人参会。26日下午,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威海冠和国际生鲜基地、威海承润海马养殖基地、威海宇王集团有限公司。
精彩视频,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i海洋”学习强国号。

来源:海洋频道
审核:王巍 签发:王云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