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海洋数据·蓝色保险:构筑海洋新质生产力!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客户端
2024-07-18 09:11
气候警钟,全球范围内频繁敲响。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13次海洋灾害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让渔企、渔民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生产风险和损失。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海洋大数据、蓝色保险,构筑起海洋新质生产力,全国首家蓝色保险发展中心暨海洋数据研究院在威海成立,开启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宏全说,“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号召,将公司发展规划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成立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和海洋数据研究院,其根本目的,就是深耕海洋保险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与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经略海洋,保险护航。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实现海洋生态风险的管理管控,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蓝色保险作为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蓝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现有的保险产品已涵盖海洋产业的13个大类,以沿海船舶险、进出口货运险、港口和码头财产险等传统险种为主,专门为海洋经济提供风险保障的涉海保险产品亟待开发,特别是适应海洋新兴产业的产品仍在起步和试验阶段。蓝色保险发展中心暨海洋数据研究院以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为工作主导,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为业务协调,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海科技等数据科技单位为技术支撑,吸引着政府机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海洋企业、科技企业等纷纷参与。
保险海洋,科技领航。海洋数据研究院的海洋生态风险管理大数据平台,依托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顶尖科研机构,实现与国际权威海洋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交互,在为海洋保险产品的精准定价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的同时,充分发挥灾害预警、金融服务、政务管理等多重功能,推进海洋风险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眼下,7月已进入今年的“豪华版”三伏天,全国海参养殖面临着高温、台风“大考”。此时如果海参池中藻类含量上升,产生厌氧发酵升温,加重池底耗氧,会严重影响海参的产量和品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海洋产业发展分会(筹)秘书长 郝汉杰说,“甲藻更严重一点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浒苔,对海水养殖就是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叶绿素浓度大概20分钟能给你一次结果。可以告诉你过来的这波是甲藻还是硅藻,以及它的密度大概有多大。”这个短时间就能给出海水温度、叶绿素浓度、海水透明度等数据的平台,会成为蓝色保险防范风险的科学保障。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正在打造的海洋产业联盟,同样是基于算法的智能全媒体和海洋生态经济交融内生的新质生产力,这一平台的目的同样是凝聚起全产业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海洋产业发展的共性、核心问题。接下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处长 杜辉介绍,“全面对接海洋多元化风险管理和保障需求,不断丰富海洋保险产品矩阵,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度,为蓝色经济保驾护航。”
蓝色保险作为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蓝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海洋产业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和海洋数据研究院,承载着落实蓝色保险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统筹资源拓展市场的重任。在海洋渔业领域,紧紧围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展开工作布局;在海洋生态领域,以海洋碳汇保险为突破口,持续巩固先发优势;在海洋能源领域,针对特定风险开展定制化服务,为海洋能源项目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险保障。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蓝色保险发展中心主任 梁宝龙说,“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及海洋数据研究院的成立,见证蓝色保险发展的里程碑,开创海洋风险管理的新起点。”蓝色保险发展中心暨海洋大数据研究院将以威海市乃至山东省海洋产业典型应用场景为服务对象,打通海洋大数据、海洋保险、海洋信贷、海洋装备为关键支点的产业链,以海洋生态风险管理为杠杆,打造海洋产业新技术赋能集群,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孙中华为我国现代海洋牧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威海样板。共护海洋,命运之航。构建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关乎国家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关乎着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蓝色保险的发展,必将为海洋生态经济注入新质活力,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力保障。牢牢把握海洋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蓝色保险的独特优势,共同构建人海和谐共生的蓝色家园。让我们共护海洋,向着人类美好生活远航!来源:威海蓝色发布
编辑:王菡
阅读量: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