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威海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三个大抓·年中观察|“上岸”的“海参”和“海马”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客户端

2024-07-09 19:37

我的威海客户端讯(记者|戚冬伟 张帅 滕飞 刘伟豪)《2024年威海市大抓经济20条》提出,要深入实施海洋产业创新突破工程,推动重点种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水产良种繁育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刺参、牡蛎等优势品种的培育推广。今年时间已过半,海洋种业发展如何?有没有新突破?今天,就跟随我们记者窥探威海海洋种业发展之路。

hippo

记者刘伟豪叫马不是马,是鱼不像鱼。知道是什么吗?没错,就是海马。在我身后,是全国最大的海马繁育养殖基地,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全国有六成以上的海马都来自这里,我们今天的观察就从这里开始。

hippo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慈小静:这两条海马就是一公一母,肚子大的是公的?对对,这个叫育儿袋,你像这条海马它已经属于怀孕的状态,里面已经有小海马了

慈小静,名副其实的海马“超级保姆”。每天一大早,她就和工人们一起忙活,检测水质,给需要倒池的海马清洁、杀菌、消毒……在她眼里,这些海马就像孩子一样,需要温柔以待。

hippo

慈小静:你看这个池子里就是我们刚出生一天的海马宝宝,从同一个爸爸肚子里出来的,它们还保持着在肚子里的状态,勾在一起的,很明显。

慈小静说,在自然界,海马的繁殖率很高,但成活率极低,这是因为小海马的嘴只有针尖大,没有适口的饵料,就无法正常进食。单“开口饵料”这一个问题,银泽生物就用了足足10年时间,攻克了数道难关,才最终实现对海马的规模化养殖。

hippo

慈小静:这个就是海马出生后的“第一口奶”,这样看,看不出什么,但是它里面全是活的虫子,用这个品种的开口饵料之前,经过好多次的实验和失败,这个过程中也是损失了好多海马。

水质、水温更是海马“上岸”的关键因素。一个个并列的养殖池里看似普通的海水,实则全是“科技”。

hippo

慈小静:这个池子就是我们的生物降解池,所有养殖池排出的水都到了这里,小片上附着的是硝化细菌,可以对水里的氨氮进行生物降解,就可以免除用药物处理水的弊端。

目前,银泽生物拥有700万尾海马、10万对种海马的存量,去年,企业在海马干品销售的营收就有2380万元,慈小静说,这当中,除了科技的“加持”,自己的“坚持”,更少不了政府的“扶持”。今年,市海洋发展局争取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银泽生物又新建了4间海马苗种繁育车间,配套海水地源热泵、微波无极紫外线杀菌机等一批高标准生产设施设备,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即将投产。

hippo

刘伟豪:看完“兢兢业业”的“超级奶爸”海马,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白白胖胖”的白海参。大家肯定很奇怪,海参不是黑色的吗,为什么我手上的海参是白色的。这个叫白海参,又名白玉参,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质感真的非常像玉石。在自然界,这样的白海参每20万只海参中才会出现一只,传说看到白海参的人,都会有好运相伴。

威海洋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白玉参保育种基地,这里养殖的成年白海参有2万多只,最大的已经有十几岁。

hippo

威海洋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均治:你看这一个,生殖孔在这儿,这是个头,这是嘴,它的嘴在这儿,它吃东西在这儿进行……

林均治说,养白海参,起初只是出于兴趣,但养着养着,他发现白海参不仅营养价值优于普通海参,市场价值也很高,这让他有了育种养殖的想法,但让林均治没想到的是,这一摸索就是20多年。 hippo

林均治:因为产卵的过程比较复杂,少的时候,很有可能公的排了(精子),没有母的,没有产卵的,这个过程只要错过一次机会,一年就过去了,就需要等下一年

为了破解繁殖难题,林均治不仅和省内的海洋所建立了链接,还请来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团队,开展基因、育苗、营养等全方位实验。洋德海洋生物还为白海参配备了专属“厨房”,“大厨”是钻研水产动物饲料营养多年的崔亮博士。

hippo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崔亮:这个是我们市面上最好的黄海泥,营养价值最高,这个是我们自己配的饵料,这个是螺旋藻粉,我们人吃的螺旋藻片,它具有调理肠道的作用,这里面都是好东西,人都可以吃的。这个是鸡蛋黄,也是专门给它们配的。

目前,林均治的白海参已经繁殖到了第五代,他已经通过向高档酒店出售少量白海参对市场投石问路,1只3两以上的白海参卖800元,还供不应求,每天打电话谈合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hippo

刘伟豪:一公斤海马干品可以卖到8000元,而一只白海参可以卖到800元,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数据背后所蕴藏的商业逻辑,就是种业的力量。2023年,威海获评“中国海洋种业之都”,优质苗种产能达到600亿单位,海洋种业产值达到30亿元,产值规模居全省首位。但这只是种业振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现代化海洋牧场对于种苗质量要求很高、而且不断变化。如何满足?这就得依靠科技“加持”,不断研发新的优质品种出来。

不久前,威海与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团队合作开展的许氏平鲉优良品种培育、与黄海所陈松林院士团队合作开展的“绿鳍马面鲀高产品系选育”项目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通过现场验收。


hippo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下一步就建议威海可以加大种业投入,培育更多适合威海当地养殖、适合人们消费、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推动威海海洋种业的发展。

hippo

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渔业发展服务部部长刘心田:重点加大联合育种基地建设,打造五大水产种业园区和10处以上联合育种基地,给良种培育创造平台,同时加大产学研合作和科技人才的引进,重点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水产种业发展的新格局”。

1来源:威海新闻  审核:曾琨   签发:周长亮

编辑:时煜瑾

阅读量:

打开“我的威海”看评论

65

相关资讯